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,有一支充满活力与朝气的队伍——西安路街道“红领巾”讲解团。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讲述着党史故事,传递着文明的力量。
“红领巾”讲解团文明实践项目,创设于2023年7月,携手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,开展党史宣传讲解。截至目前,吸引辖区57名小学生参与,为广大市民提供义务讲解服务2000余场次,服务16000余人次。他们在与参观者的“面对面”交流中,不断提升服务质量,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该项目构建“123”红色育人工作法:紧扣“红色基因传承与文明实践育人双赋能”核心,搭建校馆联动、校地共建两大平台,实施资源活化、人才培育、品牌塑造三项工程。通过建立“招募—培训—认证—激励”全链条机制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青少年党史教育新模式。
“红领巾”讲解团成员
传承红色基因,培育实践双赋能。西安路街道文明实践所依托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,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。通过发动辖区学校,广泛招募学生讲解员,组建“红领巾”讲解团。讲解团成员经筛选培训后上岗,利用线上平台记录服务时长,既讲述了党史故事,又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机会。
讲述革命历史,定制培养促提升。“红领巾”讲解团深入挖掘中共大连地方党史,全面了解展馆革命故事。街道制订了详细的培养计划和培训方案,邀请专业人员从姿态礼仪、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,提升小小讲解员的专业素质,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讲述历史。
开展党史宣教,形式多样激活力。讲解团联合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创作情景诗画剧《1923永恒的红色》,在大连市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、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等活动中演出。在文旅研学、寒暑假参观高峰时,讲解团主动融入各类宣教活动,带动更多市民走进研学基地,带动更多文明实践者加入其中。
未来,西安路街道文明实践所将进一步拓展项目服务内容,围绕党史资源和地域文化,探索研究党史宣讲体系,以辖区学校广播站为阵地,常态化开展“红领巾”宣讲活动,辐射带动更多青少年成为革命故事的传播者、文明实践的践行者。
供稿:辽宁省文明办、大连市文明办